信阳在线

搜索
信阳在线 首页 信阳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创国家森林城市 建山水茶都森林信阳

2017-12-25 20: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644|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增进百姓福祉、优化生态环境的光荣事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进一步让全市广大干部职工更 ...
编者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增进百姓福祉、优化生态环境的光荣事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进一步让全市广大干部职工更好地了解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让更多的群众知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促进我市生态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报特推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特刊,以飨读者。

信阳,史称申城,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处、淮河上游,是江汉淮河之间的战略要地。现辖七县二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信阳地理位置处于南北过渡带上,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2031种野生动物和2726种高等植物,居河南省之冠。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是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森林资源丰富;中部是丘陵岗地,梯田层层、河渠纵横、水田如网,是鱼米之乡,有江南风光;北部是平原和洼地,生机勃勃的绿色原野覆盖大地,是信阳粮食主产地和用材林基地,似北国美景。享有“北国江南”和“江南北国”之美誉。

信阳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区域生物的多样性,尤其适合众多南北类型林木生长,发展林业条件极其优越。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6.59万hm2,有林地面积50.19万hm2,森林覆盖率39.67%;建立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及湿地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近些年,信阳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森林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2017年年初,信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森林惠民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师法自然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建设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持续推进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遵循“豫南茶都,森林信阳”的建设理念,按照“三区、两带、一心、七翼、多网络”的总体布局,全面实施城市森林管理、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森林网络、城市生态文化等建设内容,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森林景观,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发达的城市林业经济体系、繁荣的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和坚实的森林管理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ABC】

1.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有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生态文化、森林管理五大指标体系,共40项,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评审验收。

2.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3.创森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4.森林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保持近自然状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浓郁鲜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备开发互动的管理模式,节水、节力、节能、节财。

5.森林防火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先决条件,扑救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

信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答题

1.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答: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

2.我市创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利为主要目标,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重点任务,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传播先进的生态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3.我市创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总体目标:通过两年多努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发达的城市林业经济体系、繁荣的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和坚实的森林管理支撑体系,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标准,力争2020年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验收,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

具体目标:完成新造林5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含四旁树和农田林网)提高到40.3%以上,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提高到95%以上。集中居住村庄林木绿化率32.6%以上,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44.5%以上。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1.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以上,城区乔木栽植面积占绿地面积的保持在65%以上,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8%。创建以来,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城区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数量的84%以上,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他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水岸绿化率达到95.7%,公路、铁路等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2%。郊区森林自然度保持在0.65以上。全市绿化苗木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建设优良乡土树种绿化培育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4.9%以上。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率达100%。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每年举办市级生态科普活动5次以上。

4.我市创森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创森是贯彻中央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森是提供生态福祉、优化人居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创森是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有力举措;创森是发展民生林业、助力扶贫攻坚的一项有效措施。

5.我市创森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我市森林城市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为“三区、两带、一心、七翼、多网络”。“三区”是指南部山区森林保育区、中部丘岗森林提质区、北部平原森林建设区。“两带”是指沿淮生态保育带、桐柏山大别山生态保育带。“一心”是指信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森林。“七翼”是指罗山县、息县、淮滨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和商城县建成区城市森林。“多网络”是指依托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农田防护林、环城林带等,构建起连接各片区、各带和各个建成区之间的绿色廊道,形成联系起各个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物多样性交流的通道。

6.市民如何参与创森活动?

答:市民通过以下活动参与“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1)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创森活动中,广泛宣传我市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意义和成就,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宣传者;(2)全力支持我市创森,为创森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和策划者;(3)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植树义务,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播种者和建设者;(4)倍加珍惜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绿化的不法行为,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呵护者和保卫者;(5)爱护鸟类和野生动植物,不乱捕滥杀、不乱砍滥伐,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7.森林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答:(1)森林能释放氧气,增加空气负离子;(2)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热岛效应;(3)森林能增加地下水储量,清洁水源;(4)森林能降粉尘,降低城市噪音;(5)森林能消减病菌和有毒气体;(6)森林能提供休闲场地,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8.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有何异同?

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主要区别:

(1)范围规模不同。园林城市建设主要在城市城区或延及城乡接合部的近郊,创建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森林城市建设范围还包括近郊、远郊以及所辖的乡镇,创建范围扩大至全市。

(2)结构内容不同。园林城市是以大面积乔、灌、花、草植被构成园林小区,形成的园林景观;而森林城市除涵盖上述内容外,还以高大乔木及灌木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特别是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建有大面积高标准林带、林网以及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形成河流及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城区公园及园林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

(3)功能作用不同。园林城市主要功能作用是以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景观效应给人以美的享受,着眼于园林景观视觉效果;而森林城市是以其独特而强大的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森林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更能完美地体现出来。着眼于森林的合理布局、结构,生态、文化和经济的综合效果。

9.什么是森林覆盖率?

答: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10.什么是绿化覆盖率?

答: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11.什么叫古树名木?

答:一般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12.什么是林木绿化率?

答:衡量一个行政区域林木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它是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盖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

13.森林防火“禁令”是如何规定的?

答: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以下“禁令”:(1)严禁烧山边田埂、土边茅草;(2)严禁沤火土灰和烧木炭;(3)严禁点蜡烛、烧纸钱、烧香和燃放烟花爆竹;(4)严禁吸烟、乱丢烟蒂和火柴梗;(5)严禁野炊、烤火、玩火、明火照明和燃放“孔明灯”;(6)严禁炼山整地和烧隔离带等一切野外生产用火行为。因特殊情况确需野外用火的,应当依法取得批准手续,并按照要求采取防火措施。

14.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什么?责任制度是什么?

答: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一、城市森林网络

1.市域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的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

2.新造林面积。自创建以来,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5%以上。

3.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5.城区乔木种植比例。城区绿地建设应该注重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其栽植面积应占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

6.城区街道绿化。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

7.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自创建以来,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

8.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9.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它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

10.村屯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0%,分散居住型村庄达15%以上。

11.森林生态廊道建设。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宽度能够满足本地区关键物种迁徙需要。

12.水岸绿化。江、河、湖、海、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

13.道路绿化。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因地制宜开展乔木、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景观通道。

14.农田林网建设。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林业局GB/T18337.3要求达标。

15.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生态防护隔离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生态功效显著。

二、城市森林健康

1.乡土树种使用。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2、树种丰富度。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多样,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

3.郊区森林自然度。郊区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自然,其自然度应不低于0.5。

4.造林苗木使用。城市森林营造应以苗圃培育的苗木为主,因地制宜使用大中小苗和优质苗木。禁止从农村和山上移植古树、大树进城。

5.森林保护。自创建以来,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

6.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构建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

7.林地土壤保育。积极改善与保护城市森林土壤和湿地环境,尽量利用木质材料等有机覆盖物保育土壤,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和粉尘侵害。

8.森林抚育与林木管理。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和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

三、城市林业经济

1.生态旅游。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郊区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与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相结合,积极发展森林人家,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

2.林产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用材林等林业产业基地,农民涉林收入逐年增加。

3.林木苗圃。全市绿化苗木生产基本满足本市绿化需要,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建有优良乡土绿化树种培育基地。

四、城市生态文化

1.科普场所。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的开放区等公众游憩地,设有专门的科普小标识、科普宣传栏、科普馆等生态知识教育设施和场所。

2.义务植树。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跟踪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3.科普活动。每年举办市级生态科普活动5次以上。

4.古树名木。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到位,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5.市树市花。经依法民主议定,确定市树、市花,并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

6.公众态度。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应达到90%以上。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共建美丽宜居信阳

——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广大市民朋友:

国家森林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是森林城市建设的“火车头”,也是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建设美丽信阳,展现魅力信阳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城市名片,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建设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生态崛起的理念,扩大生态优势,全市林业生态环境和森林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有力地推进了美丽信阳建设。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遵循“豫南茶都,森林信阳”的建设理念,着力打造“城乡一体、林水相映、林以城荣、城以林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格局。

广大市民朋友,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既是创建活动的受益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共建美丽宜居信阳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此,我们倡导广大市民:

一、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传播者。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生态理念,积极学习了解创森科普知识和政策法规,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观念,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营造“全民动员、积极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参与者。踊跃投身创建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努力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露台阳台绿化、房前屋后绿化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城市增绿添绿。

三、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呵护者。珍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自觉抵制各种破坏绿化的不良行为。爱护鸟类和野生动植物,不乱捕滥杀、不乱砍滥伐,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信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创建森林城市贡献力量,为建设宜居信阳、美丽信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

2017年11月12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